2010年4月25日

各自獨立,相依相傍.關於我們的店名

我們 FaceBook 訊息的第一篇,圖片是我們一式兩面的名片,文字就是「各自獨立.相依相傍」。說來話很長的,談一下我們的店名的由來。



《沒有樹.也沒有羊》

「請問你們的樹在哪裏?」
(OS:樹?樹???不知在問?)

「那老板是羊?老板娘是樹囉?」
(OS:不是,我們是人!)

「沒有樹也沒有羊,為什麼叫這個名字?」
(OS:長頸鹿美語也沒有長頸鹿啊。)

「兩個名字!你們一定是擺不平吼!有吵架嗎?(八卦貌)」
(OS:……並沒有!

開幕滿四個月來,有時會遇到一些難以回答,並且超乎我們想像的問題,原來我們真沒想到有客人來找羊和樹的…更害怕的是,有些客人的問題和記者一樣,只要一句話的回答。但常常答案總不是一句話可以解釋的,畢竟人生不是簡答題

《溪邊的樹》

我們的店名是伴隨著店的籌備過程,慢慢成為現在的名稱。最早寬容想開早餐店時,我蠻猶豫和掙扎,所以都是寬容在推著店的進度前進,我其實沒有投入的心理準備。找到店面之前,一日寬容忽然說,店名可以叫「溪邊的樹」嗎?因為寬容是教徒,取用「溪邊的樹」其實是常用的聖經典故:

「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,按時候結果子,葉子也不枯乾。凡他所作的盡都順利」

《寬容的廚房》

找到店面後的日子,寬容依舊推著店前進,她還設計了十足老板娘風格的吧台—吧台內部寬敞舒適,是喜歡廚房工作的人會設計的吧台,裏面可以寬納兩個人跳舞!



但…當時真的太大了,客人的座位只剩下店寬的 2/5。後來經過縮減,現在也還佔店寬的 1/2。但老板娘堅持作早餐,吧台一定要這麼大才行。這時期我蠻希望店的名字就稱為「寬容的廚房」,因為作餐點給懂得食物的人享用,是寬容希望開店的主要想法,也可以依著老板娘的每日心情,常常變換菜單,感覺會十分有趣。

後來被寬容否決了,她還是堅持要兩個人一起開店,一定要是「我們的店」。

《是我們的店》

直到自己調整心態,不再是幫寬容圓夢的心情,是「我們的店」一種夫妻兩人一起完成一種生活樣態的想法,慢慢的成形。因此,自己也積極投入開店的籌備和工作,當然龜毛的自己意見也超級多。

原來寬容的吧台給我一種害怕的感覺,就是很像活潑的快可立飲料店…這樣的風格真的不是我的 fu。於是開始思考,是怎樣的早餐店?寬容的餐點適合怎樣的空間?才十坪大小的店面,如何確立店的風格?客人和我們的關係是什麼?客人來店裏,我們能給他們怎樣的感覺?

《老羊與海》

十分有限的空間,心裏浮現的是宋文人水墨和日本枯山水,決定採用大量留白,但得有生命感。於是製作了毛料構築的相框色塊,及垂掛的餐燈,這些線條來延伸視覺的邊界。而相框採取 1:1.6 的比例,和蘭嶼的照片只是為了給店裏一些「人」的氣息,因為我只是喜歡「觀看」,其實並不懂時下的攝影技術。



當時正從蘭嶼參與一項儀式回來,原來一直在思考哪些文字可以詮釋我要的沉靜廣闊、卻有生命的律動感,這些的特質。無由的,想到「老羊與海」,是一種意像,卻不是實景可以傳達的。

《溪邊的樹.老羊與海》

而我和寬容七年來的相處,一直是各自擁有獨立空間的狀況,相互扶持並不需要有人犧牲,是我一直相信的。所以就兩個店名並列,卻也不衝突,十足我們的風格,也是我們喜歡的模式。

希望我們的店帶來的新生活型態,是各自獨立.卻相依相傍。當然,大家也可以發現,如果沒有寬容一直推著前進,這間店很難誕生。重要的是,期望來店的人,會喜歡我們店有些分裂的風格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